首页 > 琥珀资料
推荐阅读:
1、南红看着有点玄乎,好像是红玛瑙,颜色。南红玛瑙与红玛瑙,两者的颜色相仿。但是跟普通红玛瑙相比,南红玛...
2、那是因为在再融过程中加入了一些恰巧有药味的添加剂,你的二代蜜蜡就有药味了.蜜蜡是琥珀的一种,是不透明状...
3、你可以百度变真假,用盐水,
请问关于珍珠的问题
2015-11-18
我在写一篇关于德清珍珠市场调查研究的论文,但我对这一窍不通,您能给我些这方面的知识吗?
珍珠的瑕疵
从宏观上看,珍珠可以无瑕;而从微观上看,珍珠都是有瑕。而有瑕无瑕的判断根据不同的参照物和判断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珍珠美人网珍珠美学专家。
俗语说:“无瑕不成珠。”从物理构造来讲,珍珠的形貌是由碳酸钙结晶体与壳角蛋白垒积在珍珠表面的反映。在理想状态下,其表面应该是光滑干净的,但实际上由于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和蚌(贝)体的健康程度不同,使珍珠表面往往偏离理想状态,出现许多瑕疵,如沟纹、凹凸、斑点、气泡纹线、裂纹、凹坑、黑点、缺口、针尖等。如果水中温度、离子浓度等的变化不大,则晶体生长稳定,结构清晰,珍珠的表面就比较光滑,反之,晶体就易发生突变,产生缺憾。以我们的常识就知道,水质、水温、离子浓度等不太可能保持绝对一致,因此理想状态很难存在,自然对于瑕疵的理想化要求也同样不宜绝对化。有各种微生物生长,珍珠母贝在几年的生长过程中也往往可能受到某些病菌的影响,同时插核技术也可能会影响到珍珠的形成及其皮质,因此真正完全光滑无瑕疵的珍珠是极少的。大多数养殖珍珠表面都会或多或少带上一些“疱“、“腰线“、“皱纹“、“凹坑“等瑕疵。这也是古话所说“无瑕不成珠”的理论根据。
100%完美无瑕的珍珠理论上是不存在的,因为即使是肉眼难以看见,借助10倍甚至更高的放大镜,还是可以看到珍珠表面就象月球表面一样的纹路、凹凸不平。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确实有一些珍珠用肉眼几乎看不到或者极难看到任何瑕疵,由于并非搞科研,在商业应用领域,业内专家将之称为无瑕。国家标准的《珍珠分级标准》里面,对“无瑕”的定义是“肉眼观察表面光滑细腻,极难看到瑕疵”。请注意,前面不能加“100%”的定量厘定。至于说“完美无瑕”,从定性描述的角度、非严谨的场合是可以讲的,但在产品级别厘定的严谨场合,则是不可以讲的。
珠分九品
就珠的品质与价值来说,中国古人也形成了自己的评判体系。
《南越志》认为,珍珠有九品,直径五分至一寸左右的为“大品”;一边扁平,一边如倒置铁锅(覆釜)状的为“珰殊”,也是珍品;走珠、滑珠则是等外品。
《天工开物》认为,直径五分至一寸又五分的为“大品”,有光泽略呈镀金状的为“珰珠”,价值一粒千金。
《广东新语》则说,珰珠“大而稍扁”的“南珠之明珰”,等级仅次于径寸大珠,珠形圆满、色泽银白、光莹无丝络的为精珠。其档次以重量来分,每颗“重一分者银六倒,二分者四十倒”。光泽不佳的肉珠,“二分重者值银仅四倒”,八百颗重一两的称为“八百子”,值银十倒;一千颗重一两的称为“正千”,值银仅八倒。
鉴别真假珍珠
1、 磨擦:两颗珍珠互相轻轻磨擦,会有粗糙的感觉,而假珍珠则产生滑动感觉。
(一般不建议两颗珍珠进行摩擦,珍珠的表层很薄及脆弱.以免破坏珍珠的表皮)
2、 钻孔:观察钻孔是否鲜明清晰,假珠的钻孔有颜料积聚。
3、 颜色:每一颗珍珠的颜色都略有不同,除了本身色彩之外还带有伴色,但假珠每一颗的颜色都相同,而且只有本色,没有伴色。 主要是白色、黄色和1960年在法国开始养殖的黑珍珠
4、 冰凉感:珍珠放在手上有冰凉的感觉,假珠则没有。
珍珠的肉眼识别有以下五点:
5.形状,珍珠的形状都是天然生成,但是假的珠一般非常正圆,是机器所成.
结合线 在珠母和外附珍珠层间有一条褐色的结合线。从珍珠钻孔的地方向内观察清晰可见。
内核条纹 有核养殖珍珠中的珠母上,有透明度不同的条纹,所以将有核养殖珍珠放在暗处,用强光透射,可以看到明暗不同的条纹。而天然珍珠和无核养殖珍珠则无此现象。
表面丘疹 有核养殖珍珠和天然珍珠一样,可以见到隆起的小疤或两粒小珠摩擦时有砂粒感。这些特点是和仿制珍珠的区别。
佛教七宝
指七种珍宝,又称七珍。七宝指的是砗磲、玛瑙、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麝香这七种。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码瑙;玄奘译《称赞净土经》所说七宝为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湿摩揭拉婆;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
同一本经书,不同历史时期所译的不同版本中,所说七宝也不同,以《无量寿经》为例,将汉代版本的七宝为金、银、琉璃、水精、车渠、珊瑚、琥珀;曹魏时期版本所载七宝为紫金、白银、琉璃、水精、砗磲、珊瑚、琥珀;唐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琉璃、颇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璃、颇梨、砗磲、真珠、琥珀。
而藏传佛教中的七宝则为红玉髓、蜜蜡、砗渠、珍珠、珊瑚、金、银,称为“西方七宝”。所以可以作为七宝之圣物的东西有十多种。
佛教七宝蓄纳了佛家净土的光明与智慧,其蕴育着深刻的内涵,使之成为珠宝中的灵物。
养殖珍珠的国家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殖珍珠的定义、分类、质量因素及其级别、等级指标、检验方法和标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养殖珍珠的生产、贸易、质量评价等活动,不适用于经辐照、染色等处理的养殖珍珠的分级。
对于天然珍珠的分级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552 珠宝玉石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鉴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 16552、GB/T 1655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天然珍珠 pearl
在贝类或蚌类等动物体内,不经人为因素自然的分泌物。它们由碳酸钙(主要为文石)、有机质(主要为贝壳硬蛋白)和水等组成,呈同心层状或同心层放射状结构,呈珍珠光泽。
根据生长水域不同可划分为天然海水珍珠和天然淡水珍珠。
在海水中产出的天然珍珠为天然海水珍珠。
在淡水中产出的天然珍珠为天然淡水珍珠。
3.2 养殖珍珠 cultured Pearl
在贝类或蚌类等动物体内珍珠质的形成物,珍珠层呈同心层状或同心层放射状结构,由碳酸钙(主要为文石)、有机质(主要为贝壳硬蛋白)和水等组成。对于所有的养殖珍珠,珍珠层是由活着的软体动物的分泌物形成的。人工干预只是为了开始这一过程,不论是插核的还是插片的。
根据生长水域不同可划分为海水养殖珍珠和淡水养殖珍珠;
根据有无珠核可划分为有核养殖珍珠和无核养殖珍珠;
根据是否附壳可划分为游离型养殖珍珠和附壳型养殖珍珠。
3.2.1 海水养殖珍珠 seawater cultured pearl
在海水中贝类生物体内形成的养殖珍珠。
根据贝种类别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子类型:马氏珠母贝海水养殖珍珠、白蝶贝海水养殖珍珠、黑蝶贝海水养殖珍珠和企鹅贝海水养殖珍珠等。
3.2.2 淡水养殖珍珠 freshwater cultured pearl
在淡水中蚌类生物体内形成的养殖珍珠。
根据蚌种类别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子类型:三角帆蚌淡水养殖珍珠、褶纹冠蚌淡水养殖珍珠和背角无齿蚌淡水养殖珍珠等。
3.2.3 附壳养殖珍珠 Hankei pearl
在海水珠母贝的壳体内侧或在淡水河蚌的壳体内侧特意植入半球形或四分之三球形等非球形珠核而生成的养殖珍珠,珠核扁平面一侧常连附于贝壳上。
3.3 珠核nucleus
养殖珍珠核心中的人工植入物。
3.4 珍珠层nacre
有核养殖珍珠珠核外的部分,主要由碳酸钙(主要为文石)并含有机质(主要为贝壳硬蛋白)及水等组成,具同心层状或同心层放射状结构。
3.5 珠层厚度 nacre thickness
从珠核外层到养殖珍珠表面的垂直距离。
3.6 颜色color
养殖珍珠的体色、伴色及晕彩综合特征。
体色:养殖珍珠对白光选择性吸收产生的颜色。
伴色:漂浮在养殖珍珠表面的一种或几种颜色。
晕彩:在养殖珍珠表面或表面下形成的可漂移的彩虹色。
3.7 直径差百分比 diameter difference percent
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与最大最小直径平均值之比的百分数。
3.8 大小 size
珍珠贝单粒养殖珍珠的尺寸。
3.9 形状shape
养殖珍珠的外部形态。
3.10 光泽luster
养殖珍珠表面反射光的强度及映像的清晰程度。
3.11 瑕疵 blemish
导致养殖珍珠表面不圆滑、不美观的缺陷。
养殖珍珠表面常见瑕疵有:腰线、隆起(丘疹、尾巴)、凹陷(平头)、皱纹(沟纹)、破损、缺口、斑点(黑点)、针夹痕、划痕、剥落痕、裂纹及珍珠疤等。
3.12 光洁度 surface perfection
养殖珍珠表面由瑕疵的大小、颜色、位置及多少决定的光滑、洁净的总程度。
3.13 匹配性 matching attribute
多粒养殖珍珠饰品中,各粒养殖珍珠之间在形状、光泽、光洁度、颜色、大小等方面协调性程度。
3.14 标准样品 master pearl
用于确定养殖珍珠质量因素分级的比对实物标准样品。分淡水养殖珍珠标准样品和海水养殖珍珠标准样品两种类型。
3.15 养殖珍珠饰品 cultured Pearl jewelry
由养殖珍珠经穿线、粘接、贵金属镶嵌等工艺制成的饰品。包括珠串(项链、手链、手环、手镯、指圈)、戒指、耳饰、发饰、足饰、服饰(胸花、领带夹、抽扣)等。
3.16 拼合养殖珍珠 mabe pearl
人工加工的产品,外部或上半部分为养殖珍珠,其他部分用养殖珍珠或其他物质拼合而成。
4 海水养殖珍珠质量因素及级别
4.1 颜色
4.1.1 海水养殖珍珠的颜色分为下列五个系列,包括多种体色。
a)白色系列:纯白色、奶白色、银白色、瓷白色等;
b)红色系列:粉红色、浅玫瑰色、淡紫红色等;
c)黄色系列: 浅黄色、米黄色、金黄色、橙黄色等;
d)黑色系列:黑色、蓝黑色、灰黑色、褐黑色、紫黑色、棕黑色、铁灰色等;
e)其他:紫色、褐色、青色、蓝色、棕色、紫红色、绿黄色、浅蓝色、绿色、古铜色等。
4.1.2 海水养殖珍珠可能有伴色,如白色、粉红色、玫瑰色、银白色或绿色等伴色。
4.1.3 海水养殖珍珠表面可能有晕彩,晕彩划分为晕彩强、晕彩明显、有晕彩。
4.1.4 颜色的描述:以体色描述为主,伴色和晕彩描述为辅。
4. 2 大小
正圆、圆、近圆形海水养殖珍珠以最小直径来表示,其他形状海水养殖珍珠以最大尺寸乘最小尺寸表示,批量散珠可以用珍珠筛的孔径范围表示。
4.3 形状级别
形状级别划分见表1。
表1 海水养殖珍珠形状级别
形状规则 质量要求(直径差百分比%) 备注
正圆 A1 ≤1
圆 A2 ≤5
近圆 A3 ≤10
椭圆 B >10 可以有水滴形、梨形
扁平 C 具有对称性,有一面或两面成近乎平面状
异形 D 形状极不规则,通常表面不平坦,没有明显对称性,可能是某一物体形态的相似性
4.4 光泽级别
光泽级别划分见表2。
表2 海水养殖珍珠光泽级别
光泽级别 质量要求
极强 A 反射光特别明亮、锐利、均匀、表面像镜子,映像很清晰
强 B 反射光明亮、锐利、均匀、映像很清晰
中 C 反射光明亮,表面能见物体影像
弱 D 反射光较弱,表面能照见物体,但影像较模糊
4.5 光洁度级别
光洁度级别划分见表3。
表3 海水养殖珍珠光洁度级别
光洁度级别 质量要求
无暇 A 肉眼观察表面光滑细腻,极难观察到表面有瑕疵
微暇 B 表面有非常少的瑕疵,似针点状,肉眼较难观察到
小暇 C 有较小的瑕疵,肉眼易观察到
瑕疵 D 瑕疵明显,占表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下
重疵 E 瑕疵很明显,严重的占据表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4.6 珠层厚度级别
珠层厚度级别划分见表4。
表4 海水养殖珍珠珠层厚度级别
珠层厚度级别 质量要求
特 厚 A ≥0.6
厚 B ≥0.5
中 C ≥0.4
薄 D ≥0.3
极 薄 E <0.3
5 淡水养殖珍珠质量因素及级别
5.1 颜色
5.1.1 淡水养殖珍珠的颜色分为下列五个系列,包括多种体色。
a)白色系列:纯白色、奶白色、银白色、瓷白色等;
b)红色系列:粉红色、浅玫瑰色、浅紫红色等;
c)黄色系列:浅黄色、米黄色、金黄色、橙黄色等;
d)黑色系列:黑色、蓝黑色、灰黑色、褐黑色、紫黑色、棕黑色、铁灰色等;
e)其他:紫色、褐色、青色、蓝色、棕色、紫红色、绿黄色、浅蓝色、绿色、古铜色等。
5.1.2 淡水养殖珍珠可能有伴色,如白色、粉红色、玫瑰色、银白色或绿色等伴色。
5.1.3 淡水养殖珍珠表面可能有晕彩,晕彩划分为晕彩强、晕彩明显、有晕彩。
5.1.4 颜色的描述:以体色描述为主,伴色和晕彩描述为辅。
5.2 大小
正圆、圆、近圆形淡水养殖珍珠以最小直径来表示,其他形状淡水养殖珍珠以最大尺寸乘最小尺寸表示,批量散珠可以用珍珠筛的孔径范围表示。
5.3 形状级别
5.3.1 淡水无核养殖珍珠形状级别
淡水无核养殖珍珠形状级别划分见表5。
形状类别及级别 质量要求(直径差百分比) 备注
圆形类 正圆 A1 ≤3
圆 A2 ≤8
近圆 A3 ≤12
椭圆形类 短椭圆 B1 ≤20
长椭圆 B2 >20 含水滴形,梨形
扁形类 高形 C1 ≤20 具有对称性,有一面或两面成近似平面状
低形 C2 >20
异形 形状极不规则,通常表面不平坦,没有明显对称性,可能是某一物体形态的相似性
表5 淡水无核养殖珍珠形状级别
5.3.2 淡水有核养殖珍珠形状级别
参照海水养殖珍珠形状级别划分见表1。
5.4 光泽级别
光泽级别划分见表6。
表6 淡水养殖珍珠光泽级别
光泽级别 质量要求
极强 A 反射光很明亮,锐利均匀,映像很清楚
强 B 反射光明亮,表面能见物体影像
中 C 反射光不明亮,表面能照见物体,但影像较模糊
弱 D 反射光全部为漫反射光,表面光泽呆滞,几乎无映像
5.5 光洁度级别
光洁度级别划分见表7。
表7淡水养殖珍珠光洁度级别
光洁度级别 质量要求
无瑕 A 肉眼观察表面光滑细腻,极难观察到表面有瑕疵
微瑕 B 表面有非常少的瑕疵,似针点状,肉眼较难观察到
小瑕 C 有较小的瑕疵,肉眼易观察到
瑕疵 D 瑕疵明显,占表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下
重疵 E 瑕疵很明显,严重的占据表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6 养殖珍珠等级
6.1 养殖珍珠等级
按养殖珍珠质量因素级别,用于装饰使用的养殖珍珠划分为珠宝级养殖珍珠和工艺品级养殖珍珠两大等级。
6.2 珠宝级养殖珍珠质量因素最低级别要求
6.2.1 光泽级别:中(C)。
6.2.2 光洁度级别:
大小在9mm(含9mm)以上的养殖珍珠:瑕疵(D)。
大小在9mm以下的养殖珍珠:小瑕(C)。
6.2.3 珠层厚度(有核养殖珍珠):薄(D)。
6.3 工艺品级养殖珍珠
达不到6.2要求的为工艺品级养殖珍珠。
6. 4 珠宝级养殖珍珠分级
6.4.1 单粒养殖珍珠饰品养殖珍珠的分级
按照第4章、第5章质量因素要求确定等级。
6.4.2 多粒养殖珍珠饰品中养殖珍珠分级
包括总体质量因素级别确定和匹配性级别确定两项内容。
6.4.2.1 各项总体质量因素级别确定
a)确定饰品中各粒养殖珍珠的单项质量因素级别;
b)分别统计各单项质量因素同一级别养殖珍珠的百分数;
c)当某一质量因素级别某一级别以上的百分数不小于90%时,则该级别定为总体质量因素级别。
6.4.2.2 匹配性级别确定
匹配性级别确定见表8。匹配性级别 质量要求
很好 A 形状、光泽、光洁度等质量因素应统一一致。颜色、大小应和谐有美感或呈渐进式变化。孔眼居中且直、光洁无毛边
好 B 形状、光泽、光洁度等质量因素稍有出入,颜色、大小较和谐呈基本渐进式变化,孔眼居中无毛边
一般 C 颜色、大小、形状、光泽。光洁度等质量因素有较明显差别,孔眼稍歪斜并且有毛边
表8 匹配性级别
7 检验方法
7.1 颜色
在灰色或白色背景下,避开明亮彩色物体,采用北向日光或采用色温为 5500K~7200K日光灯,距离被检样品20cm~25cm,肉眼距离被检样品15cm~20cm,滚动养殖珍珠,找出主要颜色即体色;从养殖珍珠表面反射的光中,寻找养殖珍珠有无伴色及晕彩;观察记录被检样品的体色、伴色或晕彩。
7.2 大小
7.2.1 精确测量法(仲裁法)
7.2.1.1 测量仪器
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测量量具。
7.2.1.2 操作步骤
a)将被检样品清洁干净;
b)用测量量具测量并记录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
7.2.1.3 表示方法
正圆形、圆形、近圆形养殖珍珠以最小直径表示,其他形状给出最大和最小尺寸。例如:8.0mm×6.0mm。
7.2.2 筛分法
仅适用于批量散珠。
7.2.2.1 仪器设备
孔径规格的连续间隔不大于0.5mm的珍珠专用检测筛。
7.2.2.2 操作步骤
a)将被检样品清洁干净;
b)将被检样品过筛;
c)直至被检样品不能通过为止。
7.2.2.3 表示方法
以被检样品能通过及不能通过的两筛之孔径规格表示被检样品的大小。例如:5.0mm~5.5mm。
7.3 形状
根据测量的数据,按式(1)计算直径差百分比X(%),以确定养殖珍珠形状的级别。
Dmax-Dmin
X =——————— × 100…………………………(l)
D
式中:
Dmax——最大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min——最小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最大最小直径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7.4 光泽
采用北向日光或采用色温5500K~7200K的日光灯,将被检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注意观察被检样品对光的反射强度、均匀程度与影像程度,确定光泽级别。
7.5 珠层厚度
7.5.1 比较法
7.5.1.1 方法原理
利用一套已知珠层厚度的标准样品,将被测样品与标准样品相比较,根据被检样品的质地状况确定珠层厚度级别。
7.5.1.2 仪器设备
珠层厚度标准样品、10倍放大镜、宝石显微镜、强光照明灯或光纤灯。
7.5.1.3 操作步骤
将被检样品擦洗干净。
采用强光照明灯或光纤灯照明,在10倍放大镜或宝石显微镜下,将被检样品与标准样品比较,确定被检样品的珠层厚度级别。
7.5.2 直接测量法(仲裁法)
7.5.2.1 方法原理
把切割制备好的被检样品置于测量显微镜下,测量珠层厚度。
7.5.2.2 仪器
测量显微镜。
7.5.2.3 操作步骤
将被检样品从中间剖开、磨平,用测量显微镜测量珠层厚度,至少测量珍珠层的三个最大厚度和三个最小厚度,并取其平均值,确定珠层厚度级别。
7.5.3 X射线照相法
利用一套已知珠层厚度的标准样品,将被测样品与标准样品同时放人X光机照相台上,拍摄X射线透视比对照片,在照片上比较和确定被测样品的珠层厚度。
7.6 光洁度
清洁并干燥被检样品后,滚动被检样品,肉眼观察、记录被检样品表面瑕疵的种类、多少和分布情况,参照标准样品,确定被检样品的光洁度级别。
7.7 匹配性
清洁干燥被检样品,根据表8确定匹配性级别。
7.8 分级要求
从事养殖珍珠分级的技术人员应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由二名至三名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同一被检样品的级别划分,并取得统一结果。
8 分级报告或证书基本内容
8.1 基本内容
分级报告或证书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a)名称(应标明海水养殖珍珠或淡水养殖珍珠);
b)养殖珍珠或饰品中养殖珍珠等级;
c)颜色;
d)大小;
e)形状级别;
f)光泽级别;
g)珠层厚度级别(无核养殖珍珠除外);
h)光洁度级别;
i)匹配性级别(如果涉及);
j)总质量(单位为克,g)。
8.2 分级报告、证书和标识中质量因素级别的表示方法
8.2.1 分级报告、证书和标识中的质量因素级别可以用中文和英文代号表示。
8.2.2 当采用英文代号连续表示质量因素级别时,应按形状、光泽、光洁度、珠层厚度(如果涉及)、匹配性(如果涉及)顺序表示。
示例1:某件海水养殖珍珠项链的质量因素级别的中文表示是:
形状级别:圆
光泽级别:极强
光洁度级别:无瑕
珠层厚度级别:中
匹配性级别:很好
示例2:示例1中的海水养殖珍珠项链的质量因素级别的英文代号连续表示是:
A2AACA
9 标识
9.1 标识明示内容至少包括:
a)名称(应标明海水养殖珍珠或淡水养殖珍珠);
b)养殖珍珠等级;
c)大小;
d)形状、光泽、光洁度、珠层厚度(如果涉及)、匹配性(如果涉及)级别;
e)生产厂名、厂址;
f)执行标准编号。
9.2 产品质量合格证。
9.3 使用说明书(有关警示明示等)。[2]
[编辑本段]台风珍珠
一热带扰动于2006年,5月8日在帕劳以北的太平洋海面形成。5月8日下午9时(UTC,下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低压02W。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珍珠。它继续增强,在5月10日以强热带风暴强度登陆菲律宾,后进入南海,增强为台风。5月15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珍珠升格为超强台风,但不足1天后便减弱为台风。减弱后,珍珠开始朝东北方移动,朝向中国东部。
5月18日,它横扫中国东部,并迅速减弱,后于第二天变为温带气旋并移至东海。
台湾中央气象局表示:台风珍珠的L型奇特路径,在该局60年来纪录的五月台风中绝无仅有。
从宏观上看,珍珠可以无瑕;而从微观上看,珍珠都是有瑕。而有瑕无瑕的判断根据不同的参照物和判断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珍珠美人网珍珠美学专家。
俗语说:“无瑕不成珠。”从物理构造来讲,珍珠的形貌是由碳酸钙结晶体与壳角蛋白垒积在珍珠表面的反映。在理想状态下,其表面应该是光滑干净的,但实际上由于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和蚌(贝)体的健康程度不同,使珍珠表面往往偏离理想状态,出现许多瑕疵,如沟纹、凹凸、斑点、气泡纹线、裂纹、凹坑、黑点、缺口、针尖等。如果水中温度、离子浓度等的变化不大,则晶体生长稳定,结构清晰,珍珠的表面就比较光滑,反之,晶体就易发生突变,产生缺憾。以我们的常识就知道,水质、水温、离子浓度等不太可能保持绝对一致,因此理想状态很难存在,自然对于瑕疵的理想化要求也同样不宜绝对化。有各种微生物生长,珍珠母贝在几年的生长过程中也往往可能受到某些病菌的影响,同时插核技术也可能会影响到珍珠的形成及其皮质,因此真正完全光滑无瑕疵的珍珠是极少的。大多数养殖珍珠表面都会或多或少带上一些“疱“、“腰线“、“皱纹“、“凹坑“等瑕疵。这也是古话所说“无瑕不成珠”的理论根据。
100%完美无瑕的珍珠理论上是不存在的,因为即使是肉眼难以看见,借助10倍甚至更高的放大镜,还是可以看到珍珠表面就象月球表面一样的纹路、凹凸不平。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确实有一些珍珠用肉眼几乎看不到或者极难看到任何瑕疵,由于并非搞科研,在商业应用领域,业内专家将之称为无瑕。国家标准的《珍珠分级标准》里面,对“无瑕”的定义是“肉眼观察表面光滑细腻,极难看到瑕疵”。请注意,前面不能加“100%”的定量厘定。至于说“完美无瑕”,从定性描述的角度、非严谨的场合是可以讲的,但在产品级别厘定的严谨场合,则是不可以讲的。
珠分九品
就珠的品质与价值来说,中国古人也形成了自己的评判体系。
《南越志》认为,珍珠有九品,直径五分至一寸左右的为“大品”;一边扁平,一边如倒置铁锅(覆釜)状的为“珰殊”,也是珍品;走珠、滑珠则是等外品。
《天工开物》认为,直径五分至一寸又五分的为“大品”,有光泽略呈镀金状的为“珰珠”,价值一粒千金。
《广东新语》则说,珰珠“大而稍扁”的“南珠之明珰”,等级仅次于径寸大珠,珠形圆满、色泽银白、光莹无丝络的为精珠。其档次以重量来分,每颗“重一分者银六倒,二分者四十倒”。光泽不佳的肉珠,“二分重者值银仅四倒”,八百颗重一两的称为“八百子”,值银十倒;一千颗重一两的称为“正千”,值银仅八倒。
鉴别真假珍珠
1、 磨擦:两颗珍珠互相轻轻磨擦,会有粗糙的感觉,而假珍珠则产生滑动感觉。
(一般不建议两颗珍珠进行摩擦,珍珠的表层很薄及脆弱.以免破坏珍珠的表皮)
2、 钻孔:观察钻孔是否鲜明清晰,假珠的钻孔有颜料积聚。
3、 颜色:每一颗珍珠的颜色都略有不同,除了本身色彩之外还带有伴色,但假珠每一颗的颜色都相同,而且只有本色,没有伴色。 主要是白色、黄色和1960年在法国开始养殖的黑珍珠
4、 冰凉感:珍珠放在手上有冰凉的感觉,假珠则没有。
珍珠的肉眼识别有以下五点:
5.形状,珍珠的形状都是天然生成,但是假的珠一般非常正圆,是机器所成.
结合线 在珠母和外附珍珠层间有一条褐色的结合线。从珍珠钻孔的地方向内观察清晰可见。
内核条纹 有核养殖珍珠中的珠母上,有透明度不同的条纹,所以将有核养殖珍珠放在暗处,用强光透射,可以看到明暗不同的条纹。而天然珍珠和无核养殖珍珠则无此现象。
表面丘疹 有核养殖珍珠和天然珍珠一样,可以见到隆起的小疤或两粒小珠摩擦时有砂粒感。这些特点是和仿制珍珠的区别。
佛教七宝
指七种珍宝,又称七珍。七宝指的是砗磲、玛瑙、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麝香这七种。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码瑙;玄奘译《称赞净土经》所说七宝为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湿摩揭拉婆;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
同一本经书,不同历史时期所译的不同版本中,所说七宝也不同,以《无量寿经》为例,将汉代版本的七宝为金、银、琉璃、水精、车渠、珊瑚、琥珀;曹魏时期版本所载七宝为紫金、白银、琉璃、水精、砗磲、珊瑚、琥珀;唐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琉璃、颇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璃、颇梨、砗磲、真珠、琥珀。
而藏传佛教中的七宝则为红玉髓、蜜蜡、砗渠、珍珠、珊瑚、金、银,称为“西方七宝”。所以可以作为七宝之圣物的东西有十多种。
佛教七宝蓄纳了佛家净土的光明与智慧,其蕴育着深刻的内涵,使之成为珠宝中的灵物。
养殖珍珠的国家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殖珍珠的定义、分类、质量因素及其级别、等级指标、检验方法和标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养殖珍珠的生产、贸易、质量评价等活动,不适用于经辐照、染色等处理的养殖珍珠的分级。
对于天然珍珠的分级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552 珠宝玉石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鉴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 16552、GB/T 1655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天然珍珠 pearl
在贝类或蚌类等动物体内,不经人为因素自然的分泌物。它们由碳酸钙(主要为文石)、有机质(主要为贝壳硬蛋白)和水等组成,呈同心层状或同心层放射状结构,呈珍珠光泽。
根据生长水域不同可划分为天然海水珍珠和天然淡水珍珠。
在海水中产出的天然珍珠为天然海水珍珠。
在淡水中产出的天然珍珠为天然淡水珍珠。
3.2 养殖珍珠 cultured Pearl
在贝类或蚌类等动物体内珍珠质的形成物,珍珠层呈同心层状或同心层放射状结构,由碳酸钙(主要为文石)、有机质(主要为贝壳硬蛋白)和水等组成。对于所有的养殖珍珠,珍珠层是由活着的软体动物的分泌物形成的。人工干预只是为了开始这一过程,不论是插核的还是插片的。
根据生长水域不同可划分为海水养殖珍珠和淡水养殖珍珠;
根据有无珠核可划分为有核养殖珍珠和无核养殖珍珠;
根据是否附壳可划分为游离型养殖珍珠和附壳型养殖珍珠。
3.2.1 海水养殖珍珠 seawater cultured pearl
在海水中贝类生物体内形成的养殖珍珠。
根据贝种类别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子类型:马氏珠母贝海水养殖珍珠、白蝶贝海水养殖珍珠、黑蝶贝海水养殖珍珠和企鹅贝海水养殖珍珠等。
3.2.2 淡水养殖珍珠 freshwater cultured pearl
在淡水中蚌类生物体内形成的养殖珍珠。
根据蚌种类别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子类型:三角帆蚌淡水养殖珍珠、褶纹冠蚌淡水养殖珍珠和背角无齿蚌淡水养殖珍珠等。
3.2.3 附壳养殖珍珠 Hankei pearl
在海水珠母贝的壳体内侧或在淡水河蚌的壳体内侧特意植入半球形或四分之三球形等非球形珠核而生成的养殖珍珠,珠核扁平面一侧常连附于贝壳上。
3.3 珠核nucleus
养殖珍珠核心中的人工植入物。
3.4 珍珠层nacre
有核养殖珍珠珠核外的部分,主要由碳酸钙(主要为文石)并含有机质(主要为贝壳硬蛋白)及水等组成,具同心层状或同心层放射状结构。
3.5 珠层厚度 nacre thickness
从珠核外层到养殖珍珠表面的垂直距离。
3.6 颜色color
养殖珍珠的体色、伴色及晕彩综合特征。
体色:养殖珍珠对白光选择性吸收产生的颜色。
伴色:漂浮在养殖珍珠表面的一种或几种颜色。
晕彩:在养殖珍珠表面或表面下形成的可漂移的彩虹色。
3.7 直径差百分比 diameter difference percent
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与最大最小直径平均值之比的百分数。
3.8 大小 size
珍珠贝单粒养殖珍珠的尺寸。
3.9 形状shape
养殖珍珠的外部形态。
3.10 光泽luster
养殖珍珠表面反射光的强度及映像的清晰程度。
3.11 瑕疵 blemish
导致养殖珍珠表面不圆滑、不美观的缺陷。
养殖珍珠表面常见瑕疵有:腰线、隆起(丘疹、尾巴)、凹陷(平头)、皱纹(沟纹)、破损、缺口、斑点(黑点)、针夹痕、划痕、剥落痕、裂纹及珍珠疤等。
3.12 光洁度 surface perfection
养殖珍珠表面由瑕疵的大小、颜色、位置及多少决定的光滑、洁净的总程度。
3.13 匹配性 matching attribute
多粒养殖珍珠饰品中,各粒养殖珍珠之间在形状、光泽、光洁度、颜色、大小等方面协调性程度。
3.14 标准样品 master pearl
用于确定养殖珍珠质量因素分级的比对实物标准样品。分淡水养殖珍珠标准样品和海水养殖珍珠标准样品两种类型。
3.15 养殖珍珠饰品 cultured Pearl jewelry
由养殖珍珠经穿线、粘接、贵金属镶嵌等工艺制成的饰品。包括珠串(项链、手链、手环、手镯、指圈)、戒指、耳饰、发饰、足饰、服饰(胸花、领带夹、抽扣)等。
3.16 拼合养殖珍珠 mabe pearl
人工加工的产品,外部或上半部分为养殖珍珠,其他部分用养殖珍珠或其他物质拼合而成。
4 海水养殖珍珠质量因素及级别
4.1 颜色
4.1.1 海水养殖珍珠的颜色分为下列五个系列,包括多种体色。
a)白色系列:纯白色、奶白色、银白色、瓷白色等;
b)红色系列:粉红色、浅玫瑰色、淡紫红色等;
c)黄色系列: 浅黄色、米黄色、金黄色、橙黄色等;
d)黑色系列:黑色、蓝黑色、灰黑色、褐黑色、紫黑色、棕黑色、铁灰色等;
e)其他:紫色、褐色、青色、蓝色、棕色、紫红色、绿黄色、浅蓝色、绿色、古铜色等。
4.1.2 海水养殖珍珠可能有伴色,如白色、粉红色、玫瑰色、银白色或绿色等伴色。
4.1.3 海水养殖珍珠表面可能有晕彩,晕彩划分为晕彩强、晕彩明显、有晕彩。
4.1.4 颜色的描述:以体色描述为主,伴色和晕彩描述为辅。
4. 2 大小
正圆、圆、近圆形海水养殖珍珠以最小直径来表示,其他形状海水养殖珍珠以最大尺寸乘最小尺寸表示,批量散珠可以用珍珠筛的孔径范围表示。
4.3 形状级别
形状级别划分见表1。
表1 海水养殖珍珠形状级别
形状规则 质量要求(直径差百分比%) 备注
正圆 A1 ≤1
圆 A2 ≤5
近圆 A3 ≤10
椭圆 B >10 可以有水滴形、梨形
扁平 C 具有对称性,有一面或两面成近乎平面状
异形 D 形状极不规则,通常表面不平坦,没有明显对称性,可能是某一物体形态的相似性
4.4 光泽级别
光泽级别划分见表2。
表2 海水养殖珍珠光泽级别
光泽级别 质量要求
极强 A 反射光特别明亮、锐利、均匀、表面像镜子,映像很清晰
强 B 反射光明亮、锐利、均匀、映像很清晰
中 C 反射光明亮,表面能见物体影像
弱 D 反射光较弱,表面能照见物体,但影像较模糊
4.5 光洁度级别
光洁度级别划分见表3。
表3 海水养殖珍珠光洁度级别
光洁度级别 质量要求
无暇 A 肉眼观察表面光滑细腻,极难观察到表面有瑕疵
微暇 B 表面有非常少的瑕疵,似针点状,肉眼较难观察到
小暇 C 有较小的瑕疵,肉眼易观察到
瑕疵 D 瑕疵明显,占表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下
重疵 E 瑕疵很明显,严重的占据表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4.6 珠层厚度级别
珠层厚度级别划分见表4。
表4 海水养殖珍珠珠层厚度级别
珠层厚度级别 质量要求
特 厚 A ≥0.6
厚 B ≥0.5
中 C ≥0.4
薄 D ≥0.3
极 薄 E <0.3
5 淡水养殖珍珠质量因素及级别
5.1 颜色
5.1.1 淡水养殖珍珠的颜色分为下列五个系列,包括多种体色。
a)白色系列:纯白色、奶白色、银白色、瓷白色等;
b)红色系列:粉红色、浅玫瑰色、浅紫红色等;
c)黄色系列:浅黄色、米黄色、金黄色、橙黄色等;
d)黑色系列:黑色、蓝黑色、灰黑色、褐黑色、紫黑色、棕黑色、铁灰色等;
e)其他:紫色、褐色、青色、蓝色、棕色、紫红色、绿黄色、浅蓝色、绿色、古铜色等。
5.1.2 淡水养殖珍珠可能有伴色,如白色、粉红色、玫瑰色、银白色或绿色等伴色。
5.1.3 淡水养殖珍珠表面可能有晕彩,晕彩划分为晕彩强、晕彩明显、有晕彩。
5.1.4 颜色的描述:以体色描述为主,伴色和晕彩描述为辅。
5.2 大小
正圆、圆、近圆形淡水养殖珍珠以最小直径来表示,其他形状淡水养殖珍珠以最大尺寸乘最小尺寸表示,批量散珠可以用珍珠筛的孔径范围表示。
5.3 形状级别
5.3.1 淡水无核养殖珍珠形状级别
淡水无核养殖珍珠形状级别划分见表5。
形状类别及级别 质量要求(直径差百分比) 备注
圆形类 正圆 A1 ≤3
圆 A2 ≤8
近圆 A3 ≤12
椭圆形类 短椭圆 B1 ≤20
长椭圆 B2 >20 含水滴形,梨形
扁形类 高形 C1 ≤20 具有对称性,有一面或两面成近似平面状
低形 C2 >20
异形 形状极不规则,通常表面不平坦,没有明显对称性,可能是某一物体形态的相似性
表5 淡水无核养殖珍珠形状级别
5.3.2 淡水有核养殖珍珠形状级别
参照海水养殖珍珠形状级别划分见表1。
5.4 光泽级别
光泽级别划分见表6。
表6 淡水养殖珍珠光泽级别
光泽级别 质量要求
极强 A 反射光很明亮,锐利均匀,映像很清楚
强 B 反射光明亮,表面能见物体影像
中 C 反射光不明亮,表面能照见物体,但影像较模糊
弱 D 反射光全部为漫反射光,表面光泽呆滞,几乎无映像
5.5 光洁度级别
光洁度级别划分见表7。
表7淡水养殖珍珠光洁度级别
光洁度级别 质量要求
无瑕 A 肉眼观察表面光滑细腻,极难观察到表面有瑕疵
微瑕 B 表面有非常少的瑕疵,似针点状,肉眼较难观察到
小瑕 C 有较小的瑕疵,肉眼易观察到
瑕疵 D 瑕疵明显,占表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下
重疵 E 瑕疵很明显,严重的占据表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6 养殖珍珠等级
6.1 养殖珍珠等级
按养殖珍珠质量因素级别,用于装饰使用的养殖珍珠划分为珠宝级养殖珍珠和工艺品级养殖珍珠两大等级。
6.2 珠宝级养殖珍珠质量因素最低级别要求
6.2.1 光泽级别:中(C)。
6.2.2 光洁度级别:
大小在9mm(含9mm)以上的养殖珍珠:瑕疵(D)。
大小在9mm以下的养殖珍珠:小瑕(C)。
6.2.3 珠层厚度(有核养殖珍珠):薄(D)。
6.3 工艺品级养殖珍珠
达不到6.2要求的为工艺品级养殖珍珠。
6. 4 珠宝级养殖珍珠分级
6.4.1 单粒养殖珍珠饰品养殖珍珠的分级
按照第4章、第5章质量因素要求确定等级。
6.4.2 多粒养殖珍珠饰品中养殖珍珠分级
包括总体质量因素级别确定和匹配性级别确定两项内容。
6.4.2.1 各项总体质量因素级别确定
a)确定饰品中各粒养殖珍珠的单项质量因素级别;
b)分别统计各单项质量因素同一级别养殖珍珠的百分数;
c)当某一质量因素级别某一级别以上的百分数不小于90%时,则该级别定为总体质量因素级别。
6.4.2.2 匹配性级别确定
匹配性级别确定见表8。匹配性级别 质量要求
很好 A 形状、光泽、光洁度等质量因素应统一一致。颜色、大小应和谐有美感或呈渐进式变化。孔眼居中且直、光洁无毛边
好 B 形状、光泽、光洁度等质量因素稍有出入,颜色、大小较和谐呈基本渐进式变化,孔眼居中无毛边
一般 C 颜色、大小、形状、光泽。光洁度等质量因素有较明显差别,孔眼稍歪斜并且有毛边
表8 匹配性级别
7 检验方法
7.1 颜色
在灰色或白色背景下,避开明亮彩色物体,采用北向日光或采用色温为 5500K~7200K日光灯,距离被检样品20cm~25cm,肉眼距离被检样品15cm~20cm,滚动养殖珍珠,找出主要颜色即体色;从养殖珍珠表面反射的光中,寻找养殖珍珠有无伴色及晕彩;观察记录被检样品的体色、伴色或晕彩。
7.2 大小
7.2.1 精确测量法(仲裁法)
7.2.1.1 测量仪器
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测量量具。
7.2.1.2 操作步骤
a)将被检样品清洁干净;
b)用测量量具测量并记录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
7.2.1.3 表示方法
正圆形、圆形、近圆形养殖珍珠以最小直径表示,其他形状给出最大和最小尺寸。例如:8.0mm×6.0mm。
7.2.2 筛分法
仅适用于批量散珠。
7.2.2.1 仪器设备
孔径规格的连续间隔不大于0.5mm的珍珠专用检测筛。
7.2.2.2 操作步骤
a)将被检样品清洁干净;
b)将被检样品过筛;
c)直至被检样品不能通过为止。
7.2.2.3 表示方法
以被检样品能通过及不能通过的两筛之孔径规格表示被检样品的大小。例如:5.0mm~5.5mm。
7.3 形状
根据测量的数据,按式(1)计算直径差百分比X(%),以确定养殖珍珠形状的级别。
Dmax-Dmin
X =——————— × 100…………………………(l)
D
式中:
Dmax——最大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min——最小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最大最小直径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7.4 光泽
采用北向日光或采用色温5500K~7200K的日光灯,将被检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注意观察被检样品对光的反射强度、均匀程度与影像程度,确定光泽级别。
7.5 珠层厚度
7.5.1 比较法
7.5.1.1 方法原理
利用一套已知珠层厚度的标准样品,将被测样品与标准样品相比较,根据被检样品的质地状况确定珠层厚度级别。
7.5.1.2 仪器设备
珠层厚度标准样品、10倍放大镜、宝石显微镜、强光照明灯或光纤灯。
7.5.1.3 操作步骤
将被检样品擦洗干净。
采用强光照明灯或光纤灯照明,在10倍放大镜或宝石显微镜下,将被检样品与标准样品比较,确定被检样品的珠层厚度级别。
7.5.2 直接测量法(仲裁法)
7.5.2.1 方法原理
把切割制备好的被检样品置于测量显微镜下,测量珠层厚度。
7.5.2.2 仪器
测量显微镜。
7.5.2.3 操作步骤
将被检样品从中间剖开、磨平,用测量显微镜测量珠层厚度,至少测量珍珠层的三个最大厚度和三个最小厚度,并取其平均值,确定珠层厚度级别。
7.5.3 X射线照相法
利用一套已知珠层厚度的标准样品,将被测样品与标准样品同时放人X光机照相台上,拍摄X射线透视比对照片,在照片上比较和确定被测样品的珠层厚度。
7.6 光洁度
清洁并干燥被检样品后,滚动被检样品,肉眼观察、记录被检样品表面瑕疵的种类、多少和分布情况,参照标准样品,确定被检样品的光洁度级别。
7.7 匹配性
清洁干燥被检样品,根据表8确定匹配性级别。
7.8 分级要求
从事养殖珍珠分级的技术人员应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由二名至三名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同一被检样品的级别划分,并取得统一结果。
8 分级报告或证书基本内容
8.1 基本内容
分级报告或证书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a)名称(应标明海水养殖珍珠或淡水养殖珍珠);
b)养殖珍珠或饰品中养殖珍珠等级;
c)颜色;
d)大小;
e)形状级别;
f)光泽级别;
g)珠层厚度级别(无核养殖珍珠除外);
h)光洁度级别;
i)匹配性级别(如果涉及);
j)总质量(单位为克,g)。
8.2 分级报告、证书和标识中质量因素级别的表示方法
8.2.1 分级报告、证书和标识中的质量因素级别可以用中文和英文代号表示。
8.2.2 当采用英文代号连续表示质量因素级别时,应按形状、光泽、光洁度、珠层厚度(如果涉及)、匹配性(如果涉及)顺序表示。
示例1:某件海水养殖珍珠项链的质量因素级别的中文表示是:
形状级别:圆
光泽级别:极强
光洁度级别:无瑕
珠层厚度级别:中
匹配性级别:很好
示例2:示例1中的海水养殖珍珠项链的质量因素级别的英文代号连续表示是:
A2AACA
9 标识
9.1 标识明示内容至少包括:
a)名称(应标明海水养殖珍珠或淡水养殖珍珠);
b)养殖珍珠等级;
c)大小;
d)形状、光泽、光洁度、珠层厚度(如果涉及)、匹配性(如果涉及)级别;
e)生产厂名、厂址;
f)执行标准编号。
9.2 产品质量合格证。
9.3 使用说明书(有关警示明示等)。[2]
[编辑本段]台风珍珠
一热带扰动于2006年,5月8日在帕劳以北的太平洋海面形成。5月8日下午9时(UTC,下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低压02W。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珍珠。它继续增强,在5月10日以强热带风暴强度登陆菲律宾,后进入南海,增强为台风。5月15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珍珠升格为超强台风,但不足1天后便减弱为台风。减弱后,珍珠开始朝东北方移动,朝向中国东部。
5月18日,它横扫中国东部,并迅速减弱,后于第二天变为温带气旋并移至东海。
台湾中央气象局表示:台风珍珠的L型奇特路径,在该局60年来纪录的五月台风中绝无仅有。
推荐阅读:
1、南红看着有点玄乎,好像是红玛瑙,颜色。南红玛瑙与红玛瑙,两者的颜色相仿。但是跟普通红玛瑙相比,南红玛...
2、那是因为在再融过程中加入了一些恰巧有药味的添加剂,你的二代蜜蜡就有药味了.蜜蜡是琥珀的一种,是不透明状...
3、你可以百度变真假,用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