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琥珀资料

内画鼻烟壶这工艺美术的由来,为谁所创,什么年代开始有这工艺?

2015-11-18

内画鼻烟壶是鼻烟壶的-个品种,是鼻烟壶在中国兴起并发展了二百余年之后才脱颖而出的一种新工艺。但内画鼻烟壶一经问世,便立即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在鼻烟壶艺术的天地里独占鳌头,而且在清代继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之后,封建的艺术正如同封建的王朝一样日趋没落、走向消亡的时候,异军突起,为清代中后期死气沉沉、呆板单调的艺术领域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内画鼻烟壶是鼻烟壶艺术中的一支奇芭,在这里专门介绍一些内画鼻烟壶的有关问题。

虽然在内画鼻烟壶产生以前,鼻烟壶已经令人如痴如醉,十分迷恋,但人们对艺术欣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人们希望不断地看到更精美、艺术欣赏价值更高的鼻烟壶,而内画鼻烟壶正是这种艺术追求的结果。经过鼻烟壶匠师的不懈探索,终于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创制了内画壶这一新的更令人喜爱的工艺品种。

关于内画鼻烟壶的产生,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清代乾隆末年,北京有一位破落文人,居住在一所破庙里,生活十分拮据。然而,他又吸鼻烟成瘾,实在忍耐不住,便找出过去使用过的玻璃鼻烟壶。用烟匙找掏粘在烟壶内壁上的鼻烟,以满足其欲望,久而久之,便在烟壶内壁上留下了道道纹理。这位破落文入的举动,使庙里的和尚受到启发,他便于诵经打坐之余,用一根弯勾竹签蘸上彩色染料,伸入透明的素玻璃鼻烟壶内,于内壁上绘画,从而发明了内画鼻烟壶。

  不过,据香港的鼻烟壶研究者梁知行先生考证,内画鼻烟壶是在清代嘉庆年间,由中国南方的'位年轻画家发明的(见梁知行《中国内画鼻烟壶新貌》)。这位年轻画家叫甘桓,他将小钢珠石英砂和少量水灌入壶内,来回晃动,使壶的内壁磨出-"层细纹,以使水墨和颜料便于附着。然后再以弯曲的竹笔蘸上颜色在壶的;内壁反向作画。又据许漠士先生考证,甘桓的真名叫甘桓文,他创作的内画鼻烟壶题材很广泛,敷色以墨色为主,以淡素的颜色为衬,早期作品是以甘桓署名的,后来也有的以甘桓文、-如居士、半山、云峰、古开樵等署名的。据考证甘桓最早的作品作于1816年,1860年他不知什么原因缀笔。

  创造内画鼻烟壶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其一是要选用质地透明、洁净的原材料,例如水晶、玻璃、茶晶、琥66及浅色、透明度较好的玛蹈等;其二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背画技术。关于原材料,嘉庆、道光以前,我国制造的大量鼻烟壶,已经使用了水晶、玻璃、茶晶、琥珀、玛瑙等、并制作出不少使人一下便能看清壶内的鼻烟壶。至于背画,也可在我国找到其历史渊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便出现了印章,而印章正是在印材上刻写反字.这样铃盖出来的便是"正"着的文字了。也有人认为,内画应该源于欧洲的背面。十六世纪,欧洲兴起了玻璃绘画,这一绘画形式所创作出的作品.成为当时宫廷教堂和大教堂里最主要的装饰作品,背画是玻璃绘画中的-个品种,是由意大利和英国的画家发明的。背画的技法不同于在帆布、木板上的绘画,它必须在透明或半透明的质地上,在反面进行相反地绘画、这样才能使人们在正面看到正确的物象。据1950年在英国伦敦出版的《中国十八世纪出口艺术品》(作者朱尔丹M。Jourdain)…书中介绍、当时欧洲的背画技法已经影响到清代宫廷以及广州等地。这可能是由-些当时在中国的西洋传教士传播的。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郎世宁等西洋画家制作的玻璃画,便是采取背面技法绘成的。我国的鼻烟壶制作匠师们也许正是得益于背画技术,才创造了内画鼻烟壶艺术。

  究竞内画鼻烟壶是如何产生的,目前仍无定论。不管怎样。内画鼻烟壶产生之日起,它便紧紧抓住了使用者的心,深深地影响了鼻烟壶在我国的发展,也使外国的鼻烟壶使用者及收藏、鉴赏者大为赞叹。


推荐阅读:
1、很高兴为您解答。1、不可以作假。2、可以查询的,没法作假。3、也不贵,直接制作就行了。希望帮助到你。
2、1. 实验:天然琥珀质地很轻,当你把它(无任何镶嵌物的)放入水中时它也会沉入水底。但是您用不着担心。您再...
3、也很像是蜜蜡,你可以拿珠子在手心上摩擦,等摩擦得很热的时候你闻闻,如果是蜜蜡的话,会发出松香的香味,...